# 作業 #7 (Mat 13:10–23) 解經大綱參考
## 圖析 (Syntax Diagram
##### 門徒的提問 (13:10)
- Καὶ (προσελθόντες)A (οἱ μαθηταὶ)S (εἶπαν)P (αὐτῷ·)C
- (Διὰ τί)A1 (ἐν παραβολαῖς)A2 (λαλεῖς)P (αὐτοῖς;)C
##### 耶穌的回答 (太13:11–23)
- (Ὁ)S δὲ (ἀποκριθεὶς)A (εἶπεν)P (αὐτοῖς·)C
- **(1) 對他們,使用比喻的原因 (太13:11–15)**
- _(1a) 因為天父的撿選 (太13:11cd)_
- Ὅτι (Ὑμῖν)C (δέδοται)P {γνῶναι τὰ μυστήρια τῆς βασιλείας τῶν οὐρανῶν‚}S‡
- (ἐκείνοις)C δὲ (οὐ)A (δέδοται.)P
- _(1b) 因為滾雪球的法則 (太13:12a–e)_
- (ὅστις^)S γὰρ (ἔχει‚)P
- (δοθήσεται)P (αὐτῷ^)C
- καὶ (περισσευθήσεται·)P
- (ὅστις†)S δὲ (οὐκ)A (ἔχει‚)P
- καὶ { (ὃ‡) (ἔχει) }S (ἀρθήσεται)P (ἀπ᾽ αὐτοῦ†.)A
- (διὰ τοῦτο)A1 (ἐν παραβολαῖς)A2 (αὐτοῖς)C (λαλῶ‚)P
- _(1c) 因為他們不要 (太13:13)_
- Ὅτι (βλέποντες)A1 (οὐ)A2 (βλέπουσιν)P
- Καὶ (ἀκούοντες)A1 (οὐκ)A2 (ἀκούουσιν)P
- οὐδὲ (συνίουσιν‚)P
- _(1d) 因為先知早已預言:他們不想悔改得醫治 (太13:14–15)_
- Καὶ (ἀναπληροῦται)P (αὐτοῖς)A1 (ἡ προφητεία Ἠσαΐου ἡ λέγουσα·)S
- (Ἀκοῇ)A1 (ἀκούσετε)P
- καὶ (οὐ μὴ)A (συνῆτε‚)P
- Καὶ (βλέποντες)A (βλέψετε)P
- καὶ (οὐ μὴ)A (ἴδητε.)P
- ---
- (Ἐπαχύνθη)P γὰρ (ἡ καρδία τοῦ λαοῦ τούτου‚)S
- Καὶ (τοῖς ὠσὶν)A1 (βαρέως)A2 (ἤκουσαν)P
- Καὶ (τοὺς ὀφθαλμοὺς αὐτῶν)A (ἐκάμμυσαν‚)P
- Μήποτε
- (ἴδωσιν)P (τοῖς ὀφθαλμοῖς)A
- Καὶ (τοῖς ὠσὶν)A (ἀκούσωσιν)P
- Καὶ (τῇ καρδίᾳ)A (συνῶσιν)P
- Καὶ (ἐπιστρέψωσιν)P
- Καὶ (ἰάσομαι)P (αὐτούς.¶)C
- **(2) 對你們,解釋比喻的理由 (太13:16–17)**
- _(2a) 因為你們是有福的 (太13:16)_
- (Ὑμῶν)S- δὲ (μακάριοι)C -S(οἱ ὀφθαλμοὶ)S
- ὅτι (βλέπουσιν)P
- καὶ (τὰ ὦτα ὑμῶν)S
- ὅτι (ἀκούουσιν.)P
- _(2b) 因為你們福氣比誰都大 (太13:17) _
- (ἀμὴν)A γὰρ (λέγω)P (ὑμῖν)C
- ὅτι (πολλοὶ προφῆται καὶ δίκαιοι)S (ἐπεθύμησαν)P {ἰδεῖν ἃ βλέπετε}C
- καὶ οὐκ εἶδαν‚
- καὶ {ἀκοῦσαι ἃ ἀκούετε }C
- καὶ οὐκ ἤκουσαν.¶
- **(3) 所以你們更是要聽! (太13:18–23)**
- (Ὑμεῖς)S οὖν (ἀκούσατε)P (τὴν παραβολὴν τοῦ σπείραντος.)C
- _(3a) 聽了不願意明白的人 = 撒在路旁的 (太13:19)_
- {Παντὸς⁑ ἀκούοντος τὸν λόγον‡ τῆς βασιλείας}A1
- {καὶ μὴ συνιέντος}A2
- (ἔρχεται)P (ὁ πονηρὸς)S
- καὶ (ἁρπάζει)P (τὸ^ ἐσπαρμένον 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 αὐτοῦ⁑‚)C
- (οὗτός⁑)S (ἐστιν)P (ὁ‡ παρὰ τὴν ὁδὸν σπαρείς.)C
- _(3b) 聽了不願意生根的人 = 撒在石頭地的 (太13:20–21)_
- (Ὁ‡ δὲ ἐπὶ τὰ πετρώδη σπαρείς‚)S
- (οὗτός⁑)S (ἐστιν)P { ὁ⁑ (τὸν λόγον‡ ἀκούων) καὶ (εὐθὺς μετὰ χαρᾶς λαμβάνων αὐτό퇂) }C
- (οὐκ)A1 (ἔχει)P δὲ (ῥίζαν)C (ἐν ἑαυτῷ⁑)A2
- ἀλλὰ (πρόσκαιρός)C (ἐστιν‚)P
- (γενομένης)A1- δὲ -(θλίψεως ἢ διωγμοῦ 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‡)A1 (εὐθὺς)A2 (σκανδαλίζεται.)P
- _(3c) 聽了不願意拋下纏累的人 = 撒在荊棘裡的 (太13:22)_
- (Ὁ‡)S- δὲ (εἰς τὰς ἀκάνθας σπαρείς‚)S
- (οὗτός⁑)S (ἐστιν)P (ὁ⁑ τὸν λόγον‡ ἀκούων‚)C
- καὶ (ἡ μέριμνα τοῦ αἰῶνος καὶ ἡ ἀπάτη τοῦ πλούτου)S (συμπνίγει)P (τὸν λόγον‡)C
- καὶ (ἄκαρπος)C (γίνεται.)P
- _(3d) 聽了願意明白 & 結果子的人 = 撒在好地上的 (太13:23abc)_
- (Ὁ‡)S- δὲ -(ἐπὶ τὴν καλὴν γῆν σπαρείς‚)S
- (οὗτός⁑)S (ἐστιν)P {ὁ⁑ τὸν λόγον‡ ἀκούων καὶ συνιείς‚}C
- (ὃς⁑|‡)S (δὴ)A (καρποφορεῖ)P
- ---
- _(3e) 這樣必能結實累累 (太13:23d)_
- καὶ (ποιεῖ)P (ὃ μὲν ἑκατὸν‚ ὃ δὲ ἑξήκοντα‚ ὃ δὲ τριάκοντα.¶)C
- καὶ (ποιεῖ)P (ὃ^)S1 μὲν (ἑκατὸν‚)C1 (ὃ^)S2 δὲ (ἑξήκοντα‚)C2 (ὃ^)S3 δὲ (τριάκοντα.¶)C3
- καὶ (ποιεῖ)P (ὀ⁑)S1 μὲν (ἑκατὸν‚)C1 (ὀ⁑)S2 δὲ (ἑξήκοντα‚)C2 (ὀ⁑)S3 δὲ (τριάκοντα.¶)C3
## 解經 (Exegesis)
- 思路場景分析:
- 上文 (太13:1) 有時間、空間的切換,所以是全新段落的開始。太13:36 對象、空間轉換,也是分段標記——但因為內容還是延續上文稗子的比喻,所以要到了太13:53 才算是另外一個全新段落的開始。
- 在太13:1–9 當中,耶穌講論的對象是許多人、眾人 (太13:2)。要到了太13:10,耶穌說話的對象似乎變成只有門徒。
- 但接下來耶穌又對眾人 (太13:34) 說了稗子的比喻 (太13:24–29)、芥菜種的比喻 (太13:31–32)、麵酵的比喻 (太13:33–35)。
- 然後要到了太13:36,經文才明確地說「耶穌離開眾人,進了房子」——這時候才耶穌才單獨對門徒解釋了稗子的比喻 (太13:37–43),並且用連續三個比喻闡明了天國的寶貴與迫切 (太13:44–50)。
- 由此看來,耶穌在整個大段落 (太13:1–52) 裡說話的對象很可能有三種情境:(a) 主要針對眾人 (當然門徒也包括在內;太13:1–9、太13:24–35);(b) 主要針對門徒 (但是眾人也在旁邊聽得到;太13:10–23);(c) 單獨只有門徒 (太13:36–52)。
- 倘若以上分析正確,那麼本段經文 (太13:10–23) 的主旨,固然是耶穌門訓的內容,但因為「眾人」也在旁邊聽得到,所以也可以理解成「耶穌對未信者的邀請」,鼓勵未信者也能像門徒一樣『進前來 προσελθόντες』(太13:10)。
- 整個大段落 (太13:1–52) 的主題環繞著「天國」:
- 撒種的比喻 (太13:1–9) 以及解釋 (太13:10–23)——都是關乎天國的內涵,從前不為人知的奧秘 (太13:11 τὰ μυστήρια τῆς βασιλείας τῶν οὐρανῶν),只賞賜給願意跟隨耶穌的門徒,藉著耶穌啟示出來天國的道 (太13:19a τὸν λόγον τῆς βασιλείας ),要結出許許多多的果實。
- 稗子的比喻 (太13:24–30)、芥菜種的比喻 (太13:31–32)、麵酵的比喻 (太13:33–35)——都是關乎天國的擴展進程,等時候到了 (太13:30, 33 ἕως),不但擴張程度匪夷所思,而且會有最後的審判 (太13:36–43)。
- 最後三個比喻 (太13:44–50) 則是強調天國的寶貴,勉勵門徒要不計代價追求到底。
- ---
- 太13:10
- προσελθόντες 是 attendant circumstance (GGBB 640–45 = 中希 675–81) 分詞,說明門徒提問的附屬動作:進前來。用舞台來想像:門徒連同眾人都站在岸上圍繞著耶穌,耶穌坐在船上說了撒種的比喻 (vv. 1–9),然後門徒們 (複數) 往前走了幾步,開口提問。
- Διὰ τί 是慣用語,用於直接問句,意思是「為什麼?」(BAGD)
- 太13:11a 的 ἀποκριθεὶς 也是 attendant circumstance (GGBB 640–45 = 中希 675–81) 分詞。αὐτοῖς = 眾門徒——但如果以上的場景分析正確,那麼接下來這番話 (太13:11–23) 眾人也都聽得見。
- ---
- 太13:11bc 開始是耶穌的回答。太13:11–15 是壞消息,針對那些不領受道的人;太13:16–18 是好消息,針對門徒;太13:19–23 是耶穌解釋撒種比喻,以及期待門徒要結實累累。
- Ὅτι 帶出從屬子句,說明耶穌用比喻的第一個原因:因為天父的撿選和賞賜。
- Ὑμῖν 和 ἐκείνοις 前置,表達強烈的對比。
- 不定詞內嵌子句 (認識天國的奧秘) 當作主語 (S)
- 兩個主要動詞 δέδοται 是現在完成式時態形式,表達先前行動所產生、直到如今仍然持續的結果狀態 (GGBB 574–76 = 中希 606–08),語意分量最重 (Porter IGNT, 39–40);又是被動語態,沒有標明 agency 施作者,從上下文判斷應該是 divine passive 神聖的被動語態 (GGBB 453–58 = 中希 457–60)。
- 合起來表達出:認識天國奧秘這件事,不是靠人自己的努力或聰明,而是靠神的撿選與賞賜 (δίδωμι)。藉著耶穌把天國的道啟示出來 (撒種) 的過程,兩種人被分別了出來:
- (a) 內人——門徒 = 跟隨耶穌的人 = 神撿選要賞賜天國奧秘的人
- (b) 外人——不是門徒 = 不跟隨耶穌 = 神沒有撿選,不賞賜天國奧秘的人
- ---
- 太13:12–13a 說明用比喻的第二個原因:因為滾雪球的法則。
- vv.12abc 是一個句子,對等連接詞 γὰρ 承上啟下,延續 vv. 11bc 說明用比喻的原因,表達「正向滾雪球,越滾越多」的法則。
- v.12a 不定關係代名詞 ὅστις 表示概括的意思「無論誰」;主要動詞 ἔχει 雖然沒有補語 (C),但從上下文推敲,應該是 v.11b 的 S‡ (認識天國的奧秘)。v.12a 雖然結構上沒有 ἐάν/εἰ 等明確的指標,但在語意上卻相當於 implicit 暗示的條件子句 (GGBB 687–89 = 中希 725–27),而 vv. 12bc 則是暗示的結果子句,其間用 καὶ 相連。
- v.12b 的主詞沒有標示出來,但從上下文推敲,應該也是 v.11b 的 S‡ (認識天國的奧秘)。
- v.12c 的主詞沒有標示出來,但從上下文推敲,應該是 v.12a 的 ὅστις。
- 合起來就形成了「正向滾雪球,越滾越多」的法則:不論誰,只要擁有了對天國奧秘的認識,接下來上帝就會給他越來越多。
- vv.12de 是一個句子,對等連接詞 δὲ 把論述推進,表達「負向滾雪球,越滾越少」的法則。
- v.12d 跟v. 12a 一樣,是 ὅστις 帶出的 implicit 條件子句 (GGBB 687–89 = 中希 725–27),而 v.12e 則是 implicit 結果子句。
- v.12e
- 用關係代名詞 ὃ 帶出的內嵌子句 (what he has) 當作主語 (S)。中性單數 ὃ 指的應該是 v.11b (對天國奧秘的認識)
- 主要動詞 ἀρθήσεται 用未來式,表示時間上將來要發生的事;被動語態,沒有標明 agency 施作者。這裡有兩種可能:(a) 跟 v.11bc 一樣,是 divine passive (GGBB 453–58 = 中希 457–60),意思是被上帝拿走;(b) 從下文 v.19cd 來看是惡者來奪走。
- 從常理判斷,撒種的沒理由自己拿走;而且比喻中撒種的是農夫,把種子拿走的是飛鳥,不是農夫 ⇒ 因此 (b) 比較恰當。
- v.13a 呼應 v.10b 門徒的提問,也可說是 v.11b 耶穌回答之前被省略掉的子句。
- διὰ τοῦτο 是慣用語,當狀語 (A) 用——也有文法書當作連接詞片語使用,對於經文的理解沒有影響。
- ---
- 太13:13bcd 是一個句子,說明用比喻的第三個原因:因為他們不願意聽、不願意看、不願意明白——他們不要天國的奧秘。
- v.13b Ὅτι 帶出從屬子句,說明用比喻的第三個原因:他們不要天國的奧秘。
- vv.13bcd 的動詞都用主動語態、現在式時態形式,表達動作內部、持續的觀點,意思是他們 (門徒以外的、上帝沒有撿選的那些人),主動、持續地不看、不聽、不明白。
- vv. 13bc 的分詞 βλέποντες、ἀκούοντες 也用現在式時態形式,修飾主要動詞,從上下文推敲,比較像是表達退讓 (GGBB 634–35 = 中希 669–70),意思是:雖然、儘管他們持續在看、持續在聽,但他們還是主動、持續地不看、不聽——這中間看似矛盾,但其實意思就是「視而不見」,他們根本就沒有留心看、留意聽。
- v.13d 用 οὐδὲ = οὐ + δὲ,把論點推進:不看、不聽 → 不明白。主要動詞 συνίημι 的意思是 to have an intelligent grasp of someth. that challenges one's thinking or practice (BDAG),換言之,要「明白」是必須付上代價的,要主動去 grasp,不是躺著什麼都不做就能明白;而且要附上代價,願意被 challenges,進而帶來改變的。
- 換言之,vv.13bcd 表達的是他們 (對比於門徒) 對於「認識天國奧秘」的態度,非但無心,甚至根本就不想要。
- ---
- 太13:14-15 是一個句子,說明用比喻的第四個原因:因為先知早已預言:他們不想悔改得醫治。v14a 是主要子句,主語 (S) 是 T—N(προφητεία Ἠσαΐου)—T—分詞(λέγουσα) 的結構,後面帶出引用 LXX 以賽亞書 6:9–10 的經文。
- vv.14bcde 的主詞都是 2P (你們),vv. 15a 開始切換成 3S (這百姓的心),vv.15b–g 則再換成 3P (他們),最後 v.15h 回到 1S (我 = 耶和華)。所以用以賽亞書的背景來理解,應該分成兩段:
- (a) vv.14bcde — 神吩咐以賽亞去對百姓宣告的預言;
- (b) vv.15a–h — 神給以賽亞的解釋,說明為什麼以色列人會有這樣的反應。
- vv.14bd 結構類似,v.14b 用間接受格 Ἀκοῇ、v.14d 用分詞 βλέποντες,都當作狀語 (A),修飾未來式時態的主要動詞,從上下文推敲,比較像是表達退讓 (GGBB 634–35 = 中希 669–70),意思是:雖然、儘管你們 (以色列民) 將來要看到、將來要聽到。至於看到、聽到的內容是什麼,以賽亞書沒有明講,但從耶穌的口中可以得知,神要以賽亞去宣告的預言是關乎耶穌所帶來的啟示,也就是天國的奧秘 (v.11b)、天國的道 (v.19a)。
- vv.14ce 結構相同,雙重否定 οὐ μὴ+假設語氣 = 強烈的否定,意思是儘管你們將來會看到聽到,但你們絕對不會明白 (συνῆτε),絕對不會領悟 (ἴδητε)。
- 合起來,耶穌說那些外人 (門徒以外、神沒有撿選) 的反應其實不足為奇,因為以賽亞早 700 年前就已經預告過了。
- v.15a–g 是神給以賽亞的解釋,耶穌繼續引用,所以也是耶穌給門徒的解釋。
- v.15a 引用 LXX 的主語 (S) 是「這百姓的心」,解釋起來要比 MT 命令語氣的使役動詞 Hiphil 你要使…蒙脂油 (הַשְׁמֵן֙)、你要使…發沉 (הַכְבֵּ֖ד) 、你要使...昏迷 (הָשַׁ֑ע) 相對容易許多。LXX 用的動詞是被動語態,但是沒有標明 agency (施作者),所以也留下了相對和緩的解讀空間。
- v.15bc 引用 LXX 也跟 MT 不同,把主語解讀成了 3P (他們),意思是指「以色列民」,在解讀上也比 MT 來得和緩。
- v.15d 從屬連接詞 Μήποτε (免得……表示掛慮;BAGD) 帶出一連串的從屬子句,說明他們 (以色列民 = 耶穌當下門徒以外的人) 之所以如此反應的根本心態:因為他們掛慮、害怕萬一他們真看見、聽見、明白了,他們這些罪人與神的關係就要轉向 (BAGD ἐπιστρέψωσιν)。
- v.15e 是神的應許和本性——罪人只要願意轉向,神必定醫治 (ἰάσομαι)。
- 這種心態大概只能用享受罪中之樂 (來11:25),或者心裡注重罪孽 (詩66:18; 伯36:21) 來理解。罪的深沉、可怕,就像泥沼流沙,甚或溫水煮青蛙——小罪不對付,小病不看醫生,日積月累,久了也習慣了,懶得去面對,甚至開始喜歡上活在罪中的病態,不願轉向,不肯改變,不想得醫治了。
- ---
- 太13:16–17 是一段,說明門徒的福氣,超過許多舊約的先知和義人。
- vv.16abcd 是一組,Ὑμῶν 前置,強調門徒的眼睛、耳朵是有福的 (μακάριοι),與八福 (太5:3–11) 前後呼應。
- v.17a 對等連接詞 γὰρ 補充 v.16,說明為什麼門徒是有福氣的——因為相較於身處救恩歷史舊紀元的人來說,他們可望卻不可得的福氣,新約百姓 (救恩歷史新紀元) 只要來到耶穌面前就能領受了。
- ---
- 太13:18–23 是新的段落,延續上文 (太13:10–15) 耶穌宣布對外人的壞消息,接著是宣布對內人的好消息 (太13:16–17),進而耶穌解釋撒種比喻裡面前三種土讓失敗的原因 (vv.19–22),並且帶出耶穌對門徒t成為好土、結實累累的期待 (v.23)。
- 從 v.19 開始,三個概念用冠詞、代名詞的方式混搭出現,需要加以區分:
- (a) 中性單數冠詞——指的是比喻 (太13:1–9) 的種子,用 ^ 代表。這從太13:4 用中性的 ἃ、αὐτά. 可以看得出來。例如:v. 19b τὸ^ ἐσπαρμένον 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
- (b) 陽性單數冠詞、代名詞——指的是 λόγος (道),用 ‡ 代表,通常可以從上下文判斷得出來。例如:v.19a τὸν λόγον‡ τῆς βασιλείας
- (c) 陽性單數冠詞、代名詞——指的是「人」,用 ⁑ 代表,需要從上下文去推敲。例如:v.20b οὗτός⁑ ἐστιν ὁ⁑ τὸν λόγον ἀκούων,聽見道的一定是人,所以是 ὁ⁑。
- 太13:19 講第一種土壤失敗的原因:因為人懶惰,給了撒旦攻擊的機會。
- v.19a 的主語 (S) 是 ὁ πονηρὸς (惡者 = 撒旦 = v.4 的飛鳥)。兩組獨立所有格 (GGBB 654–55 = 中希 691–92) 分詞內嵌子句 (ἀκούοντος、συνιέντος) 共用同一個主詞 (Παντὸς),描寫主要動詞 ἔρχεται (惡者來) 的時間,或者條件 (當人聽了天國的道,卻不願意弄明白的時候)。
- v.19b ἁρπάζει 意思很負面 (偷,奪去,拖走、強取,拿走),反映出撒旦的手段;補語用單數中性冠詞 τὸ^,表示上文 (太13:4) 的種子——不過到了 v.19c 卻改用單數陽性冠詞 ὁ‡,顯然是在呼應 v.19a 的 λόγον‡ ⇒ 可見文法上中性的「種子」,和文法上陽性的「道」在此是一樣的意思。
- 綜合起來看,第一種土壤失敗的原因固然是撒旦惡者的攻擊,但人也有責任,因為聽了卻不願意去付代價、弄明白,因此給了撒旦可趁之機。
- 太13:20–21 講第二種土壤失敗的原因:因為人心剛硬,不給道生根的機會。
- v.20a 是句法上所謂的 Pendent Nominative 懸吊的獨立主格 (GGBB 51–53 = 中希 50–51),是邏輯上的主語 (S),但就句法上來說卻是獨立,被接在後面 v.20b 的代名詞 οὗτός⁑ 所取代。
- v.21a 動詞 ἔχει 的主詞 3S 可能是:(a) v.20b 的 οὗτός⁑,指「這個人」;(b) v.20b 的 λόγον‡,指「道」——兩者都有可能,因為
- (a) 從 v.21a 後面狀語 (A) 用 介系詞 ἐν+反身代名詞 ἑαυτῷ 來看,(b) 比較通順,意思是:他 (這個人) 沒有根。
- (b) 但從 v.21b ἐστιν 的 -3S來看,「人是暫時的」說不通,所以 (a) 比較好,意思是:道沒有根。
- 兩者感覺都有道理,也或許是耶穌刻意模糊,因為道在人心,道人合一,有根就都有;沒根就都沒。
- v.21c 獨立所有格 (GGBB 654–55 = 中希 691–92) 分詞內嵌子句 (γενομένης) 接上一個主詞 (θλίψεως ἢ διωγμοῦ 患難或逼迫),描寫主要動詞 σκανδαλίζεται (跌倒) 的時間,或者條件。介系詞片語 (διὰ τὸν λόγον‡) 修飾分詞 γενομένης 比較恰當,意思是:因為道而出現了患難逼迫;不能修飾跌倒,那樣會變成:因為道而跌倒,不通順。
- 太13:22 講第三種土壤失敗的原因:因為人不願意拋下纏累,搞錯了優先順序。
- v. 22c 今生的憂慮——柴米油鹽、感情事業、健康幸福 etc,人生每一件事都可能帶來憂慮。
- 彼前5: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,因為他顧念你們。⇒ 憂慮,代表忘了神的屬性、全能、掌權。
- v.22c 錢財的迷惑——安全感、能力感、價值感的錯覺 ⇒ 不能事奉主又事奉瑪門。
- v.22d 主詞是人⁑ or 道‡?或許兩者皆可。
- 太13:23abc 講唯一一種成功的土壤:因為人的心是好土。
- v.23b 說明好土的定義:聽了道 & 願意去明白 (συνίημι) 道,呼應這一段落開始的命令語氣 v.18 所以你們要聽!
- v.23c 從屬子句 ὃς 是人⁑ or 道‡?或許兩者皆可。
- 太13:23d 是本段的結論,也是耶穌對門徒的期待:結實累累。
- 結構上有三種可能:
- (a) 把 ὃ 理解成中性、直接受格 ASN——因為是中性,所以指的是「種子」,當作補語 (C)。這時候的主詞是人⁑ or 道‡?或許兩者皆可 ⇒ 這時候意思變成:結出 30x、60x、100x 的種子 (不會是果子,因為 καρπός 是陽性)!
- (b) 把 ὃ 理解成中性、主格 NSN——因為是中性,所以指的是「種子」,當作主語 (S) ⇒ 意思是有的種子結出 30x、有的 60x、有的 100x。
- (c) 把 ὃ 理解成陽性、主格 NSM——因為最早的抄本沒有重音氣號,所以也有可能是陽性,指的是「人」,當作主語 (S)。⇒ 意思是有的人結出 30x、有的 60x、有的 100x。
- (a) 的理解跟 v.23c 的結果不連貫,需要跳躍式思考;(b) 比較好,也跟上文 (太13:8) 比較一致;但我覺得 (c) 最好,因為耶穌解釋的比喻是要鼓勵「人」去結實累累。
## 大綱#2 (Outline #2)
題目:結實累累
- 門徒的提問 (13:10)
- 耶穌的回答 (太13:11–23)
- (1) 對他們,使用比喻的原因 (太13:11–15)
- (1a) 因為天父的撿選 (太13:11cd)
- (1b) 因為滾雪球的法則 (太13:12a–e)
- (1c) 因為他們不要 (太13:13)
- (1d) 因為先知早已預言 (太13:14–15)
- (2) 對你們,解釋比喻的理由 (太13:16–17)
- (2a) 因為你們是有福的 (太13:16)
- (2b) 因為你們福氣比誰都大 (太13:17)
- (3) 所以你們更是要聽! (13:18–23)
- (3a) 聽了不願意明白的人 = 撒在路旁的 (太13:19)
- (3b) 聽了不願意生根的人 = 撒在石頭地的 (太13:20–21)
- (3c) 聽了不願意卸下纏累的人 = 撒在荊棘裡的 (太13:22)
- (3d) 聽了聽了願意明白 & 結果子的人 = 撒在好地上的 (太13:23abc)
- (3e) 這樣必能結實累累 (太13:23d)